Search

以事論事

今日想撇開情緒同大家討論一下(DR )Dynamic range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以事論事

今日想撇開情緒同大家討論一下(DR )Dynamic range

點解坊間會對呢個詞語有着不一樣嘅理解?甚至有人會認為對方全盤錯誤?

又為什麼我認為兩者其實在對這一詞的理解上都沒有錯?

其實討論問題,首先要解決詞語的定義才能開始討論,否則很容易會跌入討論陷阱,得不到結論反而傷和氣。

Dynamic range這個詞其實早在黑白攝影已經有。

根據Ansel Adams:

Zones 0 through to X (10) represents the entire range of tones, from “full black to pure white”. Zones I (1) through IX (9) are what Adams referred to as the “dynamic range”, and this represents the darkest to lightest tones that can be considered “useful”
在這裏我哋了解到,DR表示的是最暗到最光的範圍。

這一點樣相信無論數碼世界或者影菲林的朋友們都應該會同意。但為這個問題討論到面紅耳熱的原因又是什麼呢?

我發現網上都很難找到相應嘅資料,經過幾日來對問題嘅思考,我得出以下嘅結論。

這應該是中文翻譯的問題。

當 Dr中文翻譯為寬容度的時候
它的定義:最暗位置到最光位置

Zones
定義
黑至白當中的10個層次

所以菲林年代嘅人會話張相有好多層次
其實想分幾多個層次都冇問題,只係Zone System作為攝影師和黑房後期人員的溝通工具,把整個DR分成10段就夠用了。
可以比喻為尺上刻度,把一整把尺分為10個不同的層次。

但係

當 Dr翻譯為動態範圍
它的定義:同上

ExposuresLatitude 翻譯為曝光寬容度
其定義其實接近zone層次
同樣可以比喻為尺上的刻度

所以數碼世界嘅人會話個File寬容度好闊。
其實表達嘅嘢都係一樣,同樣係表達緊光暗層次。

大家有咩意見歡迎賜教。但係謝絕批鬥/人身攻擊/謾罵。

如果想我哋出片解釋得更加清楚都可以留言講出你有嘅疑問,我哋盡力嘗試回答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為大家放送攝影新聞,並同大家分享攝影相關嘅經驗。 最新影片可以直接去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hannel/UCZYFl4vo6hCq1BFAXIlz78A 記得訂閱我地新頻道喇!
興趣使然而搞出嚟嘅吹水節目,主要講關於攝影嘅新聞、新產品同埋其他基本嘢。雖然我哋都想講得深入啲,但能力所限呀! 盡力啦!
View all posts